在全球水资源短缺与生态保护双重压力下,农业节水已从开源向"增效"转型,全面推进水资源利用率提升。
被称为“植物微型水库”的得米农林保水剂,通过专利技术(一种耐候性保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0410052183.8),构建土壤"水分智能调控系统",以降低灌溉频次、减少水土流失,成为现代农业节水增效的重要解决方案。
得米农林保水剂
具备快速吸收自身重量数百倍水分的能力
并通过缓释机制精准调节土壤湿度
显著提升作物抗旱性与节水效率
其三维网络结构
可改良土壤团粒,增强透气性
同时吸附肥料养分,减少流失
实现“节水40%、增产15%”的协同效益
【得米农林保水剂的实践案例】
一、新疆棉花:节水增产双赢
作物名称:棉花
试验地点:新疆阿瓦提县丰收三场九连
时 问:2003年4月24日
试验数据的采集:
试验结果与分析:
使用保水剂可以改善棉田土壤的水分状况,同时可促进棉花植株的生长发育,对棉花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在干旱情况下保水剂的增产效果表现的更为明显),棉田每亩使用 4kg保水剂时棉花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
二、哈密大枣:提质增效典范
作物名称:大枣
试验地点:在哈密市花园乡卡尔塔里村二队司马义.卡里
时间:2004年5月16日
试验数据的采集:
试验结果与分析:
在定植过程中施用保水剂,土壤的含水量明显提高,且枣树年生长量比空白提高20%~40%,可提前成林、挂果。
而在盛果期枣树每株施用120克保水剂,大枣果实平均含糖量为36.56%,比空白对照的33.06%高出2.50%。在田间管理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每株施用20克保水剂,大枣成活率提高13.1%~15%。
三、沙地葡萄:保水增产双重突破
作物名称:葡萄
试验地点:哈密市陶家宫乡雅吾龙开发区
开始时间:2005年5月8日
试验数据的采集:
沙壤土种植葡萄施用保水剂,每株用200克土壤含水量高达21.12%,而对照的只有6.39%,说明保水剂具有长期保持水分的特点。
每株施用200克保水剂,葡萄亩产2343公斤比对照增长25.29%,含糖量比对照高1.03%。
得米农林保水剂
用真实数据书写节水增效的绿色答卷
无论是提升棉花抗旱性、加速枣树成林
还是突破沙地葡萄产量瓶颈
都印证了得米农林保水剂的产品价值
在每一滴水都弥足珍贵的今天
不妨用得米农林保水剂筑牢生态屏障
让高效用水成为增收引擎
助您以更少的水资源
收获更丰沃的未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