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
也称侧耳、蚝菇、黑牡丹菇
是我国当前广泛栽培的食用菌
平菇富含蛋白质、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 由于其适应性强且易于种植,深受家庭园丁和商业种植者的欢迎。但平菇种植看似简单,想要种好却并不容易。
平菇在生产过程中需水量较大,而生长发育所需水分大多来自培养料,培养料中水分过少或者水分补充不及时,容易导致菌丝生长缓慢或者停止生长,造成产量降低、经济效益下降等不利影响。
对此
过往许多菌农会选择
人工补水的方式来解决
但人工补水不仅费时、费工
且水分补充常常不均匀、补水效果差
还会破坏菌丝
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案呢?
不妨试试
被誉为“植物微型水库”的农林保水剂
农林保水剂,是一种独具三维网状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能抗旱保水、疏松土壤、保肥增产,被国际专家公认为抗旱保墒最有效的微水灌溉用品之一。
众多应用研究显示:培养料添加保水剂后,菌丝生长较好,出菇时间提前,污染率降低,并且能减少栽培过程中的浇水次数,显著提高平菇产量。
需要注意的是
平菇生产中保水剂不同添加比例
对平菇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
内蒙古中特水利科学技术研究所
曾于2017年进行过
平菇生产中保水剂不同添加比例的试验研究
本次试验,平菇种植密度为30万棒/hm平方,试验在2017年2-7月进行,养菌期约20d,出菇期5个月。
设置4个保水剂添加比例处理,即T1(0.1%)、T2(0.2%)T3(0.3%)、T4(0.5%)以不添加保水剂为对照。
栽培采用常规袋装技术,总计配置干料120kg。培养料干料由96%玉米芯、2%麸皮以及2%石灰粉组成,另外施用多菌灵0.1%,按照料水比1:1.4添加水分,按常规方法拌匀。然后对每一种处理按上述添加比例分别称取保水剂,与水混合均匀,使其充分吸水膨胀成为凝胶状,之后加入基料中充分搅拌至均匀。
【结果与分析】
1、不同处理对平菇采摘次数的影响
菌棒采摘次数是影响平菇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保水剂不同添加比例平菇菌棒采摘次数见图1。可看出,随着保水剂添加比例的增大,平菇菌棒采摘次数呈增大趋势。其中T4处理生育期采摘次数最多,为4.2次,增长率最高,为16.67%,与CK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2、不同处理对平菇总产量的影响
平菇总产量、增产率情况见图3。由图3可知,随着保水剂添加比例的增加,平菇总产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T1~T4处理及CK总产量分别为187392、202809、260121、250440、172339 kg/hm',T1~T4处理总产量较CK分别提高8.73%、17.68%、50.94%、45.32%,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T3处理平菇增产效果较佳。
综合本项研究结果可知
当保水剂施用浓度为0.3%时
对于提高平菇的采摘次数、总产量以及
水分利用效率等效果较佳
另外,通过该实验保水剂持水量与总产量
相关性分析可知
当保水剂添加比例为0.455%时
总产量达到最大
因此,在平菇种植中
建议保水剂施用比例为0.3%~0.455%
而为了保证最终使用效果
除了注意添加比例外
其实保水剂的选取也很重要
得米农林保水剂
选用优质材料制作而成
纯度高、无杂质
吸水性强、释水性好
有效期长、安生性高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