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保水剂科普系列六十六:种玉米用多少保水剂效益最佳?
2024-12-23
随着温度逐渐回暖
不少地方的春玉米将要迎来播种工作
而在播种过程中

土壤墒情好坏至关重要


为改善土壤墒情
近几年许多农民都喜欢通过施用农林保水剂
来疏松土壤、调节水分
避免玉米因缺水萎蔫而出现早衰枯萎
降低玉米品质和产量

农林保水剂,又叫作“抗旱保水剂”、“土壤保水剂”,是一种独具三维网状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超强的吸水保水性,能反复吸水释水,被国际专家公认为抗旱保墒最有效的微水灌溉用品。

在玉米种植生产中,农林保水剂可发挥以下作用:

1、提高玉米出苗率、促进玉米苗期的生长发育;

2、增强玉米抗旱能力,延迟玉米出现萎蔫的时间;

3、促进玉米植株地上部生长,增加干物质积累量;

4、使玉米根系发达,增强根系吸收水肥能力;

5、提高玉米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那么
农林保水剂用越多
玉米产量、效益就会越好吗?

其在玉米种植上用量多少最合适?


2020年,东北农业大学
通过田间试验
观察了不同用量农林保水剂

对玉米经济性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试验于2020年5月~l0月在黑龙江省东北农业大学阿城区试验基地进行,玉米种子选用的是“五彩甜糯”。玉米种植方向为南北行向,种植行间距约为60 cm,株距约为35 cm,播种前进行均匀翻耕,并将保水剂均匀撤入土壤中。

根据保水剂的施用量,试验共设6个处理,处理1-5的保水剂用量分别为30 kg/hm²45 kg/hm²60 kg/hm²75 kg/hm²90 kg/hm²对照组(CK)不施用保水剂。



结果:60 kg/hm²或75 kg/hm²用量最佳

从下图实验所得各处理与对照组选择小区测量的单位面积内玉米的穗粒数、百粒重可看出,单位面积内不同处理玉米的穗粒数和百粒重均明显呈现出处理四>处理三>处理二>处理一>对照组>处理五的趋势。

处理四(75 kg/hm²)的穗粒数和百粒重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组,而处理五(90 kg/hm²)的穗粒数和百粒重均低于对照组

另外,从各处理和对照组的产量指标看,处理一、处理二、处理三、处理四均可通过提高玉米的穗粒数和百粒重来提高玉米的产量。

其中30 kg/hm²、45 kg/hm²两种保水剂用量的增产作用相比不太明显,60 kg/hm²、75 kg/hm²两种保水剂用量均可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

令人意外的是,90 kg/hm²用量的保水剂降低了玉米的产量,这是由于过量的保水剂吸收了过多的水分,使得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相对不足,且土壤含水率过高不利于作物根系的吸收,如此在整个生育期内玉米生长水分状况不佳,造成了产量的下降。

因此,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
在黑龙江春玉米主要依靠自然降雨的种植模式上
综合种植作物和保水剂费用的综合经济效益
在雨季前使用60 kg/hm²
或75 kg/hm²的保水剂用量最佳

不过需要注意的事
农户们在施用农林保水剂时
用量应视土质旱情况作物大小品种
实际情况来确定
以上实验最佳用量可作参考但并非绝对

同时,大家在选购农林保水剂时
请认准“得米”品牌
得米农林保水剂纯度高、无杂质
吸水性强、释水性好

欢迎咨询合作!


- END -



热点资讯